在解放战争时期,我军的战略部署逐步加强,各大战略区陆续组建了不同的野战军。特别是东北野战军,以其强大的兵力、装备和战斗力,成为最为强悍的部队之一。当时,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也不容小觑,拥有一批精锐部队,包括新1军和新6军等。这些部队大多是美械部队,如第53军、第54军和第71军等,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。在这种强强对抗的局面下,我军在辽沈战役中成功歼灭了东北国民党军的大部分,展示了其更为强大的战斗力。
辽沈战役结束后,东北野战军进一步充实了兵力、武器装备以及弹药和后勤补给。这些加强使得部队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升。随着部队入关参战,战斗力迅速显现出来,特别是在华北地区的作战中,第4纵队(即第41军)在康庄、怀来线的作战中,成功消灭了华北傅作义集团,展现了极强的“降维打击”能力。 需要注意的是,第4纵队在1948年11月已经改编为第41军,下属的各师也被重新编号为第121师、第122师和第123师。尽管新番号在天津解放后才开始正式使用,但这段时间作战的史料中仍存在旧番号和新番号并存的情况。 第4纵队是东北战场上较早成立的野战纵队之一,经过多次战役的锻炼,战斗力非常强。在辽沈战役期间,第4纵队参与了塔山阻击战,主要以两个步兵师阻挡了国民党军五个师的猛烈进攻,成功守住了阵地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进攻塔山阵地的主力部队中,包括华北的第62军和著名的独立第95师。独立第95师在华北地区号称战无不胜,但在短短几天内,竟然从3个团被打残至仅剩下3个营,这一战果对华北的国民党部队产生了极大的震动。 塔山阻击战之后,第4纵队与第11纵队合并,组成了东北先遣兵团,提前进入华北作战。当时,傅作义的精锐部队——第35军正在西援张家口,但得知东北野战军进攻密云后,傅作义急忙下令第35军迅速撤回北平。为了消灭傅作义的精锐部队,我军采取了包围战术,迅速在新保安地区将第35军围困,而傅作义则派出了第104军进行救援。 第4纵队在此时星夜兼程,成功突破敌人防线,迅速插入了怀来、康庄和八达岭一带。特别是在康庄的战斗中,敌方第16军的主力被我军包围。当时第16军驻守在康庄的力量并不小,但由于我军的进攻速度之快,敌人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有效防守,最终导致了大量敌军被歼灭。 尽管第16军部分部队在被围时组织了突围,但由于我军的追击速度极快,敌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反击。最终,除第16军军长袁朴带领少数警卫部队成功突围外,其他部队几乎全军覆没。第4纵队在此次战斗中歼灭了敌军6885人,自己则牺牲了79人,负伤411人,战斗减员共490人。 接下来,第104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。该军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汽车和骑兵部队,但面对我军的猛烈追击,依然未能抵挡住。我军通过快速行军,终于在横岭抓住了第104军的主力,并且凭借地形优势和出色的战术,迅速摧毁了敌军。第104军的安春山被俘,且由于谎称自己是伙夫,在被解放军战士放行后返回北平。 在歼灭第104军的战斗中,第4纵队成功歼灭了敌军8115人,自己牺牲33人,负伤204人,失踪13人,战斗减员合计250人。综合来看,第4纵队在康庄、怀来的战斗中,总共歼灭了敌军15000人,自己的战斗减员为740人,战损比高达20:1。这一悬殊的战损比,不仅反映了战斗力的差距,更有心理层面的因素。敌军在撤退状态下,丧失了组织和战斗力,最终败给了我军。 发布于:天津市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