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民党军的军系和派系在当时的军事格局中非常复杂,除了中央军以外,还有许多地方军,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历史。比如在北方,便有东北军、西北军、晋绥军等,而在南方,则有川军、桂军、滇军等。这些地方军的历史来源十分复杂,可以说它们的来历几乎都与军阀混战时期的纷争密切相关,许多军队的创立都源于当时的战斗。
以东北军为例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张作霖所创建的奉系军队。东北易帜后,奉系军队的改编不仅仅停留在名字上,东北边防军的称号改为了更具统一性的东北军。随着中原战局的变化,东北主力进入关内调停,并继续对军队进行整编,逐步融入了国军的统一编制。最初,东北军的部队包括独立第7旅至第31旅,第36师(辖3个旅)、6个骑兵旅、1个骑兵师、3个炮兵旅和2个炮兵团等。从这一时期来看,东北军的编制主要还是基于旅—团级的基础结构。尽管这些部队冠以“国军”名号,但实际上它们与南京政府的编制并未完全融合。 进入1933年,东北军进一步进行整编,原本的“旅”单位被改成了步兵师,总体的部队规模增加到19个步兵师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19个师中,大多数原本是三团制的部队,只是将其番号进行了调整而已。但其中有两个特别的步兵师非常引人注目。首先是冯占海领导的第91师,这支部队是由吉林的抗日救国军改编而成,拥有3个正规旅和1个补充旅。其次是刘多荃的第105师,这是一个相当特殊的部队,拥有3个正规旅,9个步兵团,实际上拥有一个相当强大的军队规模,被誉为“超级师”。这个师的特殊性在于它原本是东北军总部的直属警卫部队改编而成。改编之前,这支部队拥有多个卫戍单位、骑兵队以及步兵总队,兵员总数不容小觑。 第105师的兵力十分强大,甚至超过了大多数普通部队的编制。例如,何应钦在调查该师时发现,第105师的步兵装备达到15000支,远超其他部队,特别是与同一时期其他部队的装备相比,更是数倍之多。该部队还配备了340挺机枪,堪称各师之最。而且,第105师的直属部队配置也十分特殊,除了步兵外,还有特务连、炮兵营、高射炮队、汽车队和通信队等,基本上所有的支持部队都比其他部队更为完善,特别是炮兵营的装备相当强大。根据调查,这个炮兵营配备了28门野炮和8门山炮,整体火力接近一个炮兵团的规模。 然而,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,东北军的编制和力量发生了变化。特别是第105师,其庞大的规模显然不符合未来的作战需求。该师最终被缩编成二旅四团制,并与第109师合并,组成了第49军。第49军虽然原本由两支不同力量组成,但由于第109师的实力较弱,部分兵员和装备被调配给了它,而炮兵等重型装备也大多被上缴。尽管如此,第105师原有的库存武器仍然保留,在战后补充给新编成的部队。然而,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,部队的损失也在增加。特别是在与日军的战斗中,第109师几乎遭受了全军覆没的惨重损失。为了恢复兵力,第49军通过多方努力,最终得以从预备役部队补充兵员,并且依靠原有的库存武器重新装备了第109师。 然而,第109师的新兵官员都是黄埔系的军人,导致该师与第49军的指挥出现了摩擦,最终,第109师被调离了第49军,并加入了中央军的其他系统。随着第49军兵员的逐渐减少,其内部的东北军色彩也开始逐步消失,最后,这支部队完全成为了中央军的一个旁系部队。 发布于:天津市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